束红英:良好的党风政风带动社风民风
2017-12-25 来源: 央广网
一个初创型社区,成立仅四年多时间,竟揽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、全国文明单位等14项国家级重磅荣誉,网络精神文明建设、“三社联动”等工作更是被中央部委点名作经验交流。
火车跑得快,全靠车头带。作为安徽省合肥市首个街道级大社区——滨湖世纪社区的领头人,社区党委书记束红英肩负着街居体制改革重任,同时也承载着13余万社区居民的期望。如今,44岁的束红英又要扮演新的角色——十九大代表。
勇探新路的“带头人”
一头短发精干利索,皮肤黝黑,目光坚毅,说话办事从不拖泥带水,总是精神抖擞,瘦削的身子里仿佛永远有使不完的劲。2012年12月,合肥首个街道级大社区滨湖世纪社区成立,束红英接过重任加入这个全新的大家庭,并在2015年11月升任社区党委书记,参与见证了这个“超级社区”成长的每一步。
滨湖世纪社区面积6平方公里,人口13.4万人,是合肥市首个街居体制改革的试验田。接手这样一个全新的、拥有着十余万居民的“超级社区”,束红英心情复杂,既充满了兴奋,又有着迷茫:新社区如何在体制机制设计方面突出扁平精简高效?如何降低行政成本、壮大社会资本?如何实现基层党建对社会治理的有效引领……
“我们社区成立以后,做了一些有益的探索。”束红英举例道,“比如成立很多社会组织,激活社会细胞,发挥居民的主体作用,创办了社区治理学院,培训到我们的党小组长、培养社会组织负责人等。”
央广网记者了解到,此外束红英还带领团队率先探索设立社区公益坊,创办了全国首家“社区治理学院”,率先在全国尝试由属地小区居民骨干选举担任居委会成员,推行“社工介入”计划,让专业社工引领居民开展自治。一系列“润物细无声”的举措融入社区日常管理的每一个细节,演奏出社区“共治、自治、善治”的交响乐。
肩负重担的“新角色”
扎根基层,管理一个13万多人口的超大型社区,五年来,束红英认真履行着一名社区党委书记应尽的职责;而在今年6月19日的安徽省党代表会议上,她被选举为安徽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,一个全新的“角色”等待着她去体验。
作为一名基层党代表,束红英认为“两种身份看似大相径庭,但却也有很多重叠的部分”。束红英坦言道,作为党代表,深感自己身上的责任更重了,因为不仅要把本社区的事情做好,同时也要全面了解不同类型的社区、不同区域居民的所思所想所盼,把基层真正的声音能带到党代会上。
而作为社区的党委书记,她认为当务之急则是要在基层抓党建,“这是我们的第一责任。”在社区建设过程中,束红英始终坚持“一条主线”,那就是社区党建。她认为只有党建创新,才能引领社区治理创新,最终再落脚于老百姓,为老百姓办实事办好事,“所以我们提出要抓党建、办好事,要形成有求必应,推进社区服务改革,真正造福于群众。”
在束红英的带领下,滨湖世纪社区响亮地喊出了“党组织对群众有求必应、群众对党组织一呼百应”的口号,创造性地提出“六好”工作法,即把好脉、领好航、织好网、对好标、办好事、育好人。把党组织建到网格上、楼栋里、农贸市场中,给居住在社区的党员寄送“红色家书”、支持党员骨干组建“红色帮客”志愿队、号召驻地单位党组织认领社区党员的“红色创投”服务项目、鼓励文化社团创作“红色节目”。到过社区的人都感到,这个社区到处是满满的正能量。
基层百姓的“代言人”
束红英说,五年前党的十八大对我国的社会治理、治理创新提出了一系列的新的理念、新的要求和新的部署,同时也为基层街区体制改革指明了方向。这五年中,街区体制改革在全国各地均有试点,“原先的上海模式、贵阳模式、铜陵模式,还有我们合肥模式,说白了就是把所有的资源、人财物、责权利向基层倾斜,向基层压实。”
为了更好的履职,束红英在不断加强思想学习的同时,广泛开展调研走访,贴近群众,了解最基层群众的心声。“我们身后站着3000余名党员,2000多名核心志愿者,他们分布在各个网格、小区和楼栋里,成为社区治理的中坚和骨干。”束红英说,她会把来自基层的“原汁原味”的建议和意见带到会场,同时领会好十九大报告精神,传递到千家万户。
对于束红英来说,未来她仍将继续坚守在基层一线。在她看来,未来五年中国依旧会有非常美好的前景,“五年以后,我们的全面小康社会已经建成,中国的第一个百年目标已经实现。那时候,中国将是一个非常有凝聚力、有向心力、吸引力的国家。”
在这样一个更加美好的时代到来之际,束红英坚信,“我们的基层,在五大发展理念的指导下,在建成小康社会、实现首个百年目标的关键时期。良好的党风政风会带动社风民风,群众的获得感、幸福感,将会进一步的增强。(记者徐鹏)
原标题:十九大代表说 | 束红英:“超级社区”的巾帼榜样